行业新闻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燃气资讯2024年第3期(总第450期)

发稿时间:2024/3/30 16:17:00来源:

行业动态:未来风电和光伏将不再大规模并网

政策:山东3月起免征氢能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氢能板块涨停

技术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火热,智能巡检机器人未来可期!

杭燃:“四个欣慰”给肯定,“三个发力”强奋斗——杭天公司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

资讯:液化天然气市场信息

内部资料免费交流

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科技信息部

汇编


未来风电和光伏将不再大规模并网

2024年执行容量电价保底政策,就是保护火电主体地位不受到冲击。在这个前提下,电网能够消纳风光电的容量会越来越少。

受极端天气的影响,风电和光伏这两种可再生能源的输出功率波动性成为了一个无法彻底解决的问题。尽管技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难以完全消除这种波动性。

因此,未来风电和光伏的消纳模式将不再是简单的大规模并网,而是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就地直供和消纳。

在这种趋势下,风电和光伏产业将与智能微电网、储能技术等领域进行更紧密的合作。通过将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与智能微电网相结合,可以实现电力的就地直供和消纳,同时还能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通过与储能技术的结合,可以在电力需求高峰期或电力短缺时,利用储能设备进行电力调节,进一步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最后风光电制氢,成为解决风光电消纳的重要途径之一。风光电制氢技术是一种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氢能的技术。

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将水电解成氢气和氧气,然后利用这些氢气来储存和利用电能。这一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解决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问题,还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风光电制氢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高效、环保和经济性。首先,该技术可以将风能和太阳能的高效转化为氢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其次,氢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燃烧后只产生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最后,通过储存和运输氢气,可以将其输送到需要的地方,实现能源的分布式利用,降低能源输送成本。

除了与其他产业的融合,风电和光伏的消纳模式还可以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的方式来实现。在某些地区,可以利用风电和光伏发电系统与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互补,形成多种能源共同供应的模式。

这种多元化的能源供应模式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能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进一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未来风电和光伏的消纳模式将不再是简单的大规模并网,而是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就地直供和消纳。这种趋势将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保障能源安全,同时也为风电和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地方政府引入风电和光伏投资,配套产业将会是刚需,而且配套的产业不是为了给你换外送通道,而是能够就地消纳你的风光电。未来风光电+储能、制氢+产业一体化将是投资重点。

(来源:能源电力公社



【主持者言】

由于风光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影响极大,据了解,风光电上网增量有极限,上限预计在30%。由此可见,未来风电和光伏的消纳模式将不再是简单的大规模并网,而是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电力的就地直供和消纳,同时还能保证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带给我们的启示:一、要在发展上限前抓紧发展光伏,争取有限的上网资源。二、随着风光电的增加,储能必定是发展趋势,未来风光电与储能、绿电制氢将是地方政策推广投资的重中之重!


山东3月起免征氢能车辆高速公路通行费,氢能板块涨停


一则围绕山东省氢能产业政策的消息再度引爆氢能板块。229日,据《青岛日报》等山东当地媒体报道,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科技厅三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对氢能车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称,自202431日起,对本省高速公路安装ETC套装设备的氢能车辆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试行2年,到期后再根据执行情况适时调整。

界面新闻记者就此通知致电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对方表示官方平台目前没有发布该文件;随后记者向山东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问询,对方亦表示目前没有收到该文件通知,确切消息需要等部门正式发布文件才能知道。

氢能汽车是指以氢为燃料的汽车,将氢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以推动车辆,当前主要为氢燃料电池车。

上述消息引发了氢能板块的上涨。截至今日收盘,Wind氢能指数下59家企业全部上涨,厚普股份(300471.SZ)、亿华通(688339.SH)20%的幅度涨停;雄韬股份(002733.SZ)、雪人股份(002639.SZ)、美锦能源(000723.SZ)等七家10%涨停;致远新能(300985.SZ)、富瑞特装(300228.SZ)等四家涨超10%;金通灵(300091.SZ)等多家涨超6%

根据2020年山东省发布的《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山东省年产氢气260万吨左右,居全国首位,大部分为工业副产氢,品质较好、价格低,具备大规模利用的成本优势。同时,山东省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全国第一、风电装机规模全国第四、在运在建核电装机570万千瓦,具备新能源制氢的良好条件。

此外,山东省氢能产业基本覆盖氢气制取、储运、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燃料电池汽车及配套产业领域,重点企业(研究机构)50余家。

当前正处于规划的第二阶段,即2023-2025年,氢能产业链条基本完备,培育十家左右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企业,燃料电池发动机产能达到5万台,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达到2万辆,燃料电池轨道交通、港口机械、船舶及分布式发电装备产业实现突破,氢能产业总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

早在20214月,科技部就与山东省政府签署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框架协议,山东成为全国首个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示范省份,选取济南、青岛、潍坊、淄博四市共同组织开展示范,实施周期为五年(2021-2025)

在高速路方面,山东省已有两纵两横氢走廊的规划,计划在有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及沿线建设商业化运营加氢站,到2025年建设不少于30座加氢站。其中,纵向走廊为京沪、京台高速公路(山东段)沿线、滨州-莱芜-临沂高速公路沿线,横向走廊为青岛-银川高速公路(山东段)沿线、日照-兰考高速公路(山东段)沿线。

氢燃料电池车是氢能产业的重要一环。目前氢燃料电池车主要集中在商用领域。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2023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全年产销分别约5600辆、5800辆,同比分别增长55.3%72%

据工信部数据,2023年共发布了12个批次(367378)汽车新品公告。其中,燃料电池汽车新品累计上榜296款车型,同比几乎持平,包含燃料电池货车254款、燃料电池客车38款、燃料电池乘用车4款。

山东省已将燃料电池车纳入交通示范。根据规划,山东鼓励济南、青岛、淄博、潍坊、济宁、聊城等市率先将燃料汽车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新购置或更换城市公交车、物流车、环卫车等时按一定比例选用燃料电池汽车;逐步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在工矿区、港区、重点产业园区示范应用。

在高速公路运输场景中,规划指出,依托青岛、淄博两市化工副产氢和氯碱副产氢资源优势,适时推进建设董家口港区-山铝长途燃料电池重载汽车运输项目,满足物流运输需求。

(来源:人民政协报

【主持者言】

山东出新政,鼓励发展氢燃料汽车,将燃料电池车纳入交通示范,给加氢行业释放了利好消息,相信未来国家和省市将不断出台各类推进氢能发展的新政,鼓励加快氢燃料汽车的发展。

氢能是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的战略选择。当前杭燃集团旗下的各加气站正在面临转型升级,我们一定要抓住机会加快加氢站的建设,提前布局,提前占领加氢市场。


人工智能技术火热,智能巡检机器人

未来可期!

近段时间,关于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消息铺天盖地,热度居高不下。通过无数人的各种测试,人们发现它可以敲代码、可以改bug、可以写论文、可以讲笑话……随着ChatGPT一夜爆红,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热点板块,也为各行各业转战新赛道打开新思路。业内人士纷纷认为,在越来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智能巡检机器人行业在未来10年将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势头。

那么,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智能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以北京讯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北斗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U7卫士为例,来体会它的过人之处。

北斗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U7卫士主要用于油气、石化等行业中的例行巡检、现场侦测、看护运行、现场监护等应用场景。它既可以代替人工进行日常的自动巡检任务,也可以被远程遥控派到现场进行数据收集、态势评估和应急指挥等任务。它强大的本领主要基于采用了众多智能技术手段。

一、智能融合导航技术

北斗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完全自主驾驶、精确定位,并且可以实时感知路况自主避障。因为它的导航系统采用了北斗精准定位、三维激光SLAM建模和战术级惯导深度融合的方式。这种融合导航方式,既可以保障导航的高精度,又可以避免只采用SLAM导航所面临的环境适应性问题。

二、智能传感器探测技术

北斗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上面搭载了多种智能传感器设备,例如激光甲烷遥测仪,它可以通过非接触的方式,在远距离实现对甲烷气体浓度的高精度高灵敏度的探测。搭载的高清相机和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同时在可见光和红外波段对目标进行观测,使安全隐患无所遁形。

三、智能识别技术

北斗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使用了人工智能识别技术,能够精确识别各式仪表的读数、阀门开关的状态、液体跑冒滴漏现象、设备温度异常信息、危险火源等。当安全隐患被自动识别出来后可以立即发出告警提示,确保可以第一时间解决安全隐患问题。

四、智能充电系统

北斗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自主充电功能,采用了智能非接触式无线充电系统,当需要充电时会自动返回智能机器人室进行充电,保证机器人工作的可持续性。机器人与机器人室设计有智能联动功能,从机器人返回到充电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同时智能充电系统具备过流保护、短路保护、防雷电设计等功能,保障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如今,通过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巡检机器人领域迎来突飞猛进的发展。那么未来,人工智能技术有没有可能与智能巡检机器人或者工业机器人领域进行更深度的结合呢?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内容和案例,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来这一领域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应用。

(来源:博燃网)


【主持者言】

北京讯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北斗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可以通过远程操控实现远程巡检,具有自主导航和智能巡检功能,同时通过内置传感器、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等工具实现智能数据化管理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杭燃集团科技信息部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与申昊科技公司合作开展的东部应急气源站智能巡检机器人,该智能巡检机器人可自主开展对外设备巡检,实现设备区域自动化巡检,通过站端集控平台实现全方位管控的目的。目前申昊科技公司已完成智能巡检机器人的建设方案,相信在不久之后就能进入安装、试点阶段。



“四个欣慰”给肯定,“三个发力”强奋斗——杭天公司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


2月22日下午,杭天公司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团体、公司领导班子成员、两级中层干部、班组长、劳模工匠及部室管理人员代表150余人参加,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向伟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会议由杭天公司党委副书记俞红伟主持。大会表彰了2023年度“十佳员工”、“创新创优团队”;沈晓东、章拯、刘珣、唐晨、庞申强、丁荣荣6名代表,围绕重点工作推进、先进人物引领、基层管理夯实等工作进行了表态发言。

杭天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小冬作题为《赓续初心强基固本,追逐梦想蝉蜕龙变,为推动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而奋斗》的年度工作报告。用“八个稳中有进”客观总结了2023年发展成绩,明确2024年要围绕“六大目标”、攻坚“做大规模,提升保供稳价高质量发展水平;客户第一,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高质量发展水平;安全优先,提升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水平;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管理高质量发展水平;党建引领,提升员工队伍高质量发展水平”五大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改革创新稳基础,提质增效大发展,推动公司现代化建设不断跨越前行。

万董对工作会议质量表示肯定,并对杭天公司2023年工作表达了“四个欣慰”,很欣慰杭天公司的“持续向好、韧性生长”;很欣慰杭天公司的“咬定目标、加压奋进”;很欣慰杭天公司的“勇于创新、做优做强”;很欣慰杭天公司的“人才辈出、各领风骚”。针对2024年工作,围绕杭燃集团提出的“加快全产业链拓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奋力打造‘百亿杭燃’,实现集团能级历史性跨越”目标,希望杭天公司在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目标引领上持续走在前列,保持“稳中快进”的发展态势,持续发挥“挑大梁”“做示范”的作用。二是在产业发展上持续走在前列,在“气源资源、资产整合、市场拓展、工程建设、LNG贸易、非气业务、科技赋能、用户服务”八个方面持续发力。三是在卓越管理上持续走在前列,安全生产保持“如履薄冰”,防患未然,抓好安全落脚点;精益管理做好“加减乘除”,在开源增效、成本管理、创新驱动、流程优化上下功夫;队伍建设激活“一池春水”,继续发挥“领头雁”作用。

最后,万董希望杭天公司全体干部员工,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为杭州燃气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本次工作会议还邀请了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能源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马攀,带来了题为《我省能源政策和天然气发展的若干思考》的精彩讲座。

(来源:杭州燃气集团)

【主持者言】

杭天公司召开2024年度工作会议,在工作上,对2023年进行全面回顾总结,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2024年工作目标任务;在思想上,动员全体员工进一步善作善成、谋定而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能源集团和杭燃集团2024年度工作会议精神。杭燃集团董事长万向伟肯定了杭天公司2023年的工作,并希望干部员工能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全力推进杭天公司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以“稳中求进、创新发展”为发展理念为杭州燃气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再立新功。



液化天然气市场信息


2月21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212-18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31.88点,周环比下跌0.18%,同比上涨2.38%


2024年221日,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212-218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31.88点,周环比下跌0.18%,同比上涨2.38%

最近一周,国际油价呈现波动上涨态势,市场主要受地缘政治局势、供需基本面以及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缘政治方面,中东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导致市场对原油供应的担忧情绪增加,成为近期油价上行的主要动力。从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都上调了经济增长预期,OECD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上调0.20个百分点,至2.90%,并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OPEC将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从此前预测的2.60%2.80%分别上调至2.70%2.90%,分别上调0.1%;同时,OPEC还将美国今年和明年的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今年调整至1.60%,明年调整至1.70%。此外,美联储降息前景令美元承压,利于油价上涨。供需方面,OPEC对全球经济持乐观态度,根据该机构对未来石油需求的预测,仍有增产空间,但美国IEA对石油供需基本面的看法不太乐观。美国供应方面,石油钻机数量在连续三周保持稳定后出现减少,但原油产量徘徊在周纪录高位。

EIA周三公布的库存数据显示,截止29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环比大幅增加1,201.80万桶,达到去年12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4.3945亿桶,但比去年同期低约6.80%NYMEXWTI原油期货交付地-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在连续五周下降后出现增加。截至29日当周,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增加71万桶,回升至三周高点2,877.10万桶,但比去年同期低27.60%

现货市场,截止216日,中东基准原油现货估价继续上涨。迪拜原油现货估价涨至82.11美元/桶,环比上涨1.48%;阿曼原油现货估价涨至81.99美元/桶,环比上涨1.40%

由于贸易流程原因,我国原油进口到岸价格往往比国际市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滞后一段时间。近期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将在后期原油进口到岸价格中逐渐显现。

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编制由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合作完成,于20191218日以价格形式首次面世,自2020923日起调整为以指数形式发布,以2018年第一日历周为基期(当周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为3114/吨,价格指数为100)综合反映上一周我国原油进口到岸的价格水平。这是对我国编制自己的原油标杆价格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提高市场透明度,为原油化工市场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有利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及时有效对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上的影响力。


编审:严益剑

评论主持:杨君、姚峥祎

杭州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30

网址:http://www.hzgas.com.cn/